世界500强收购两民族品牌都做死,为什么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国到处一片勃勃生机,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面对这块巨大的市场,国际品牌纷纷进入中国,想从这个人口大国转走利润。这些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大概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是和国内企业合资成立公司,比如汽车行业,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第二种是完全单打独斗,自己干,比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都是自建工厂发展;第三种就是采用收购国货品牌的形式,快速的占领市场,而后国货品牌被雪藏,外资品牌发展的如火如荼。这种形式的可以说是非常多,数不胜数。就不一一列举了。今天要说的这个品牌,是一个世界强,进入中国三种方式都用上了,三条腿走路。在中国纵横捭阖,也做死了几个品牌,它就是来自法国的达能集团。

据公开资料显示,达能集团创立于年,是世界最大的乳品生产商、第二大矿泉水生产商、第二大婴儿营养品生产商,实力非常强劲。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进入了中国,这家超级巨头盘过哪些中国品牌呢,一起来算算,乐百氏、娃哈哈、汇源、蒙牛、光明、益力、雅士利……其中,全资收购的有乐百氏、益力;做股东的有汇源、光明、雅士利;成立合资公司的有娃哈哈、蒙牛。可以说达能深度参与了中国乳制品、矿泉水、饮料等行业的发展过程。行业里有实力的公司都合作过。所以,达能在中国市场多个品类也都拿下了第一,比如多美滋,曾是中国奶粉市场第一,后来卖给了雅士利,不过,达能现在还是雅士利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是蒙牛。目前,在中国奶粉领域,达能仅次于雀巢,排第二。在瓶装功能饮料市场,脉动是第一;在高端瓶装水市场,达能又是第一,旗下有依云、富维克等品牌。年,达能销售收入为亿欧元(约亿人民币),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伊利收入是多亿,最大的饮料企业娃哈哈大概是多亿,和达能都还有差距。

目前,中国是达能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奶粉业务销售额占全球销售额的30%,饮用水和饮料业务年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医学营养品业务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达能能在中国取得今日的成绩,自然离不开其精明的打法,靠着自己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合纵连横,一路击败对手,取得辉煌的发展过程。做死了乐百氏和益力两个品牌,却将自己打造的品牌脉动,做到了行业第一,不知道达能当初收购这两家公司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从结果来看,却有很明显的差别。脉动年刚成立时,乐百氏和益力都是很知名的品牌。可以说是可惜了这两个民族品牌。

在中国饮料市场,达能最先合作的是娃哈哈,其实,娃哈哈在90年代能成为市场第一,达能功不可没。达能当时是合资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与排名第二的乐百氏打擂台。一南一北,占据了中国饮料市场的半壁江山。年,达能收购乐百氏,就这样左手一个娃哈哈,右手一个乐百氏,达能当初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不过,想要霸占中国饮料市场的达能却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个没捞到。年发生“达娃之争”,最终宗庆后胜出,达能拿走4.5亿美元退出了娃哈哈;而在乐百氏高峰时收购的达能,最终在年,乐百氏只剩下桶装水一个业务时甩卖出去了。为什么达能将乐百氏做死了?乐百氏当时很多产品都占据了市场前位,乐百氏牛奶、AD钙奶、乐百氏纯净水、矿泉水等等,都是非常知名的产品。整体被收购后,一个个衰落,最后被剥离,惨不忍睹。

再说另一个品牌益力,这个品牌是瓶装水领域的老品牌,诞生于80年代,曾经与怡宝在华南市场可以说是龙虎争霸,不分上下。年被达能收购,但却越做越差,到年,瓶装水直接停产,而怡宝已经是中国饮用水市场第二。

两个好好的品牌,被达能给做死了。所以,很多人认为达能当初收购的目的就很明确,为的就是将对手消灭,然后利用其强大的渠道,来铺自己的产品,慢慢的淘汰收购的民族品牌,做大自己的品牌。这么说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自从被收购后,达能就有意无意的淡化这两个品牌的产品,投入明显减少,没有更多的创新产品出来,任其慢慢衰落。

相反,在收购了乐百氏之后,于年,创立了自主品牌脉动,这个产品介于瓶装水和果汁饮料之间,外形似水,清澈透明,但与瓶装水相比又略施粉黛,散发着淡淡果味,配料表上还有维生素、矿物质等丰富内涵。为什么脉动能在拥挤的饮料市场杀出,成为近百亿的单品?

不得不说,达能在脉动上花费了很多心思。试想如果当初脉动是放在乐百氏旗下的一款产品,会不会也一样成功呢?这也是有可能的,只要肯花钱,花精力,作为全球的饮料巨头,达能怎么会做不到。在口味上,脉动做到了差异化,味道很好喝,有近10种口味,有点像水果,又不像,脉动称自己为“轻悦水饮”;在包装上,饮料品牌的颜值其实也非常重要,你看百岁山和怡宝,两家的颜值都非常不错,特别是百岁山,看起来很高端,所以有卖相。脉动也一样,采用蓝色广口瓶包装,视觉识别力强,加上注重终端陈列,消费者一看到蓝色、看到广口,就想到脉动;在价格上,定价4元,处于中端的价位,当时大多数饮料是4元以下,脉动一出来就拉开了距离;在营销上,达能可以说是非常舍得给这个亲儿子砸钱,脉动的广告铺天盖地,各种硬广、娱乐节目赞助等等,每年的广告费都不少。相反,被收购的乐百氏和益力,后来根本就没看到过广告,完全没有了投入。

所以,自年-年,脉动在瓶装功能饮料的中国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年-年终端零售额分别为67亿元、86亿元、98亿元,脉动成为了达能在中国最成功的产品。还是那句话,能把一个新品牌做起来,更具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乐百氏、益力却做死了,为什么会这样?无非是从一开始收购的目的就不单纯,根本就没想过要继续做大这两个品牌。

在90年代,很多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国货品牌委身于外资品牌,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幻想,与门口的野蛮人达成了合作,最后的结果是一个个品牌日渐衰落、消失,只能留在人们的美好回忆里,而外资公司却在中国市场发展的红红火火。这是一个历史教训,不过,好在现在不少民族品牌越来越强大,开始收购国外品牌,比如国产汽车之王吉利,接连收购沃尔沃中国,莲花跑车,成为奔驰第一大股东等等。民族品牌们正在崛起,再也不会踏入被外资收购雪藏的这个坑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gx/4759.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