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尔克之后,汇源果汁靠消费者的野性消

01

河南的水来得猝不及防,鸿星尔克和汇源果汁因捐款而被消费者“野性消费”来得更加猝不及防。

比起鸿星尔克的“令人可怜”,汇源果汁可能更惨:

破产、退市。

今年的1月18日,香港联交所发布通知:

汇源果汁退市。

不到半年后,汇源果汁旗下的核心企业北京汇源食品也走向了破产重整之路。

在此之际捐款万元,又把不少人拉回到了汇源的面前:

买买买,要买活这个曾经的国产果汁大王。

那么买得活么?

先看看汇源都经历了什么吧。

02

和很多最早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史一样,朱新礼的汇源果汁创业史大体上一致。

从年接手,到年北京建厂,再到年以万元摘得央视标王,这一阶段的汇源走的虽然艰难,但结果还是非常好的,在一步步的壮大发展。

虽然万元的标王价格比汇源当年全部的营收都高,但汇源品牌自此在全国一炮打响,也从一个区域品牌变成一个全面知名品牌。

朱新礼的这买卖从事后看非常划算,简直赚大发了。

随后的十年,汇源一路壮大,到年汇源果汁在联交所上市,更是发展到了巅峰。

24亿港元的募资规模在现在看来不值得一提,但在当时却创下了联交所的最大IPO规模。

所以,朱新礼在春晚上的笑容也格外的灿烂。

03

巅峰这个词对企业来说可能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携年余威,喜好大事的朱新礼不出意外的参加了年奥运会,在这里遇到了让自己和汇源发生转折点的人:

可口可乐的董事长。

一个仅凭一纸配方就能做到全球老大的饮品,它的销售渠道对于彼时在中高浓度果汁市场份额占比已近50%的汇源来说太诱人了;

可口可乐看重的则是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市场。

那就谈吧,朱新礼决定“卖身”可口可乐。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和中国体育健儿的优异成绩,让这种国产果汁老大“卖身”行为变得不被消费者接受,不过资本市场行为并不取决于消费者的意愿,而是其他。

一年后的年3月,这桩“卖身”被商务部否决,理由是反垄断。

按说否决倒也没关系,只是一桩买卖没做成,但朱新礼提前的行动断送了汇源的前景:

为了提前进入可口可乐渠道,汇源砍到了自己的大部分渠道!

04

自断其臂的汇源在当年的数据上表现得非常明显。

年,中国果汁销量增长了9.5%,汇源果汁仅增长了0.9%。除了前面提到的渠道锐减造成的原因之外,“卖身”引发的消费者离开也是原因之一。

随后的事情就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到年,汇源的负债已经高达亿元了。

回到开头的问题:

消费者的“野性消费”买买买还能救得活汇源么?

完全有可能。

但曾经也算是有一副好牌的汇源,被朱新礼打成这样,即便消费者此次“救活”了汇源,那么下次呢?

—————————————————————————————

读后点赞、月入百万!

我是

财经朱八戒,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gx/537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