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几何时如日中天的企业,账上有几十亿现金的企业,没一件事做错。仅仅过了十年,费仲会破产。
年郑州发大水,当时有个国民品牌出圈了,汇源捐了万人民币现金,在捐完现金万人民币之后,正式宣告破产,真是真正的把他自己腰包里的最后一分钱捐掉。年创始人朱新礼下海创业,到了年的时候,七年时间抓住了中国一股浪潮。什么浪潮,老百姓慢慢日子变好了,慢慢的消费升级了,很多曾经连新鲜水果都吃不到的一些地方开始能喝上一杯果汁。那个时候的央视逢年过节都是会员果汁的广告,在桌上面要有一杯会员果汁,这才像个过节的样子。
年中国的汇源果汁占了整个全市场的接近1/4的体量,今天哪个国饮品牌能占整个的市场消费额1/4?这不可能,喜茶做不到,奈雪做不到,元气森林做不到,谁都做不到。但在20年的时候,汇源做到占了整个中国的1/4的江山,到年港股上市,到年的时候可口可乐发出耀威收购,说想要共接近亿港币收购汇源果汁哇,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年亿是多少钱?算算当时的房子那个时候是多少钱。
可口可乐为什么要收购汇源?道理很简单,因为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你都发现汇源果汁,但在中国不是每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可口可乐,所以如果能把汇源果汁收购,一举两得,第一个获取了中国国民品牌的一个绝对的龙头菌,第二个可以将可口可乐的产品通过会员的渠道分布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个毛细血管。所以这是一笔非常上算的生意。当然了因为这个社及交面太大,做这个收购没成功,很多人开始谣传了,因为收购没成功导致汇源的衰落,其实并不是。
汇源的董事长非常的聚焦,只干果汁这一件事儿。他不去做房地产,不做资本市场的游戏,不去做投资,什么歪门邪道的事儿都不干,就干汇源果汁。有钱了就做产业链,做上游的供应链,做终端的渠道,做上游的果园,全用在自己的本业上,他想尽了一切办法在运营层面的高效运转,继续做模仿战略。我有橙子汁,别人有葡萄汁,我也搞葡萄汁,别人搞西瓜汁,我也搞西瓜汁。所有的果汁我都有,别人搞大桶的,我搞小桶的,别人搞纸质包装的,我搞玻璃瓶的,在这个维度里面已经穷尽了,在运营效率里面继续加强终端渠道的动销和压迫,高空的广告轰炸加地面的渠道变革,没一件事做错。
但就是这样的企业在年就破产,仅仅过了十年,一个这种吨位的企业,曾经账上几十亿现金的企业为什么会破产。你我有多久没有喝会员果汁?问问你我就知道了,在问年轻人这一代有多久没喝了。如果大家还能够侥幸买到几杯会源果汁,恭喜你可以留几杯作为历史的纪念。
真正击败汇源的不是当下的对手而是趋势。一个企业在当下状态里面,他走不出来,他看不到新的更大趋势。今天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词汇叫NFC,叫非浓缩还原果汁,它所对应的就是浓缩还原果汁,什么叫浓缩还原果汁?把一大堆的果子打成浓浓的浆,拿这个浆去跟各种的调味品勾兑在一起,出来各种口味的果汁,这叫浓缩还原。它经过一定的处理基本上已经不是果子原来的味道。当然好处是天,7%口味可以随意挑。在曾几何时,我们中国人喝果汁是要喝个这样的果汁,它的成本很低,经济效益很好,都含有果汁。
在那个时代里面,我们喝的是这样的果汁,但今天的消费者不认账了,为什么?因为有钱了,一批人开始要讲究更多的东西。是不是健康的?保质期是天还是14天,是不是低脂的,是不是新鲜的,哪怕每百毫升果汁含量非浓缩还原是浓缩还原的1/10,但是你会不假思索的去买更健康的果汁。今天这么一小瓶的浓缩果汁,可能卖价一块多钱,NFC十几块钱,但大家还会选择NFC产品,这是新的趋势。
在汇源这个维度里面不断强化所有的战略,最终也是个人敌不过势,所以你的战略是基于当下的还是基于未来,这点至关重要。汇源大的失败不在于运营效率不够高,不在于没有看到喜茶、奈雪的机会,汇源最大失败根本不在这儿。汇源最大的失败是在收获期的时候,他没有做对一个布局未来的动作,汇源但凡在他账面上面抽出一小部分的力量,成立一个基金,布局下一代产品。全中国无论是哪一个创业者,在果饮这个赛道里面,但凡有新的想法,新赛道来找汇源,因为汇源有中国最大的供应链体系,最大的流通渠道,最大的品牌背熟,最大的源头工厂,我有的是你们所有创业者都想拥有,我开放出来,你们只要加入汇源,元气森林加入,喜茶、奈雪加入,成为汇源的一份子,汇源用供应链全线支撑,汇源就会成为行业,他会成为永恒,但以他没这么做。阿里/腾讯就广泛的开辟自己的生态,大量的企业在这样的生态里面成长布局,下一个可能迭代阿里、迭代腾讯的人,成为了一个大公司的融合。
所以国家反垄断反的到底是什么?你在这个行业垄断了吗?不是。是像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大玩家,因为他看透了周期,利用自己的平台不断的布局,未来全中国的战场都是他,他永远下不来,他都在王位上,这叫资本的无序扩张。不是真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