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污名化的“市值管理”对于A股广大股民来说,年的5月格外热闹。5月9日,前私募冠军叶飞微博实名“手撕”中源家居。在爆料中,叶飞直指中源家居身披“市值管理”外衣,联合操盘方、基金券商等机构共同操纵股价,后操盘方赖账,没有按照约定给下家付款,下线找叶飞赔损失,这才有了叶飞气急之下掀桌子,微博手撕上市公司的“资本大瓜”。在叶飞发布的微博中提到的“市值管理”其实是一个“伪市值管理”的概念,是指上市公司或者股东找操盘团队来拉升股价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操盘团队会通过中介,谈好出资金额、收益分成,再由中介找到资金方,由资金方买入股票“锁仓”,减少市面的流通筹码,庄家利用抛压盘小来拉升股价后高位抛出,收割韭菜获利后再与资金方分成。那什么是真正的“市值管理”,又为什么大部分资本市场圈内人对市值管理抱有的是支持的态度?产融互动才是真市值管理的精髓市值管理的萌生与年开启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全新标杆。市值管理在经过多年的理论探讨和操作实践后,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业内资深人士王灿曾指出市值管理的奥妙:“为什么即便处于同一赛道,有的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轻而易举,有的却困难重重;为什么有的公司善用股权激励、减持套现、增持、回购等方式加速财富增长,有的却不会。其中的奥妙之一,就在于是否做好了市值管理,把控企业的市值达到最佳。”真正的市值管理其实是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进行的一种长效的战略管理行为,其核心精髓是产融互动与价值管理;终极目标是公司市值的可持续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与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市值管理做得好的上市公司一定是“业务+资本”双轮驱动,即,通过产业经营和布局来提高净利润,以及通过和资本市场的有效对接使市场充分认知公司的投资价值以提高或稳定估值,并反哺公司的进一步投融资活动与产业布局。比如,一家公司的股价被低估时可以通过回购、增持、股权激励、引入战略股东等方式支撑投资者信心,从而支撑股价;在股价较高时做一些增发、换股并购、再融资等资本运作来维护公司市值的稳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增长,这些方式都是合理合规的市值管理方式。按照分类,最近10年间市场已逐步形成多个类别的市值管理模式,包括券商市值管理、大宗交易市值管理、私募基金市值管理、财经公关市值管理和管理咨询市值管理等模式,既囊括了涉及上市公司层面的市值管理,也涵盖了股东权益市值管理,既可以指向并购重组、产业整合和资本运作,还可以服务于大小非减持、股权投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和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中的不得不知——4R模型在市值管理模型中,有一个著名的4R管理,4R是指投资者(IR)、券商分析师(AR)、媒体(MR)与监管机构(RR)的关系管理与信息沟通等,这是上市公司面对资本市场最重要的四个对象,需要有效地进行管理的。任何公司在选择战略投资者时都需谨慎,投资人是否能够看懂并认同企业发展的未来,能否带来资源、品牌帮助,能否真正陪着企业长期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完美的股东结构会直接提升企业市值与竞争力(巴菲特效应),而分散且无实控人的另一个极端则直接影响公司的业务经营与再融资等资本规划。即使是同一个产业做同样业务的两家公司,股东结构的不同也能带来市盈率较大差异。再者就是媒体管理,比如安翰科技去年IPO期间被媒体捅出造假而影响上市;汇源果汁当年想卖给可口可乐时被媒体报道民族品牌落入外资之手的说法,结果商务部未批准而错失在最高点被并购的时机。上市公司关键资本运作期间媒体的正面与负面舆情会对运作的成败起到截然不同的影响。关于证券分析师,建议企业一定要绑定核心券商,绑定核心分析师,通过分析师的影响把企业的价值充分传达给资本市场。“市值管理”规范化有待进阶尽管市值管理是十分有利于企业运作,且监管层也支持认可的一种手段,但一直以来,很多涉嫌违反犯罪的操作也会打着市值管理幌子。这之中,“私募基金市值管理”往往最易受到市场诟病,核心原因就在于其往往涉嫌联合坐庄。这些“伪市值管理”会使得上市公司为了配合庄家,或是锁仓,或是推迟、提前发布利好、利空消息等,这当中就难免夸大,更有甚者,甚至会涉及财务造假。对此,证监会的态度很鲜明。年5月16日晚间,证监会发布了消息称,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包括恶性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在内的各类重大违法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生态。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有相关方涉嫌合谋实施不法行为等问题,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业内人士表示,在此次“爆料门”事件后,监管部门可能将对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进行大面积排查。随着注册制的推进,以及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上市,一些业绩和股价表现一般的公司对于市值管理的需求更加迫切,也因此不少上市公司对于机构的调研极为看重,通常都是上市公司董事长、集团实控人亲自接待,尤其是市值相对不高的民营企业表现得更为积极。王灿认为,这折射出民营上市公司对市值管理需求的迫切性,尤其是对股价诉求的迫切性。“因为民企融资成本较高,获得资源的信用背书相对有限,无论是从股权质押来看,还是从定增融资考量,市值对于这些公司扩充资源非常重要。而且,股票波动过大或者持续下行还会导致此前股权质押爆仓,进而引发流动性危机。”对此,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监管层应该尽快出台规则规范,界定什么样的市值管理是合规的,什么样的市值管理是违规的。自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处理了65起涉嫌操纵市场的案件,如,王某操纵“恺英网络”、吴某模操纵“凯瑞德”等,期待净化市场的详尽法规尽早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