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国民饮料跌落神坛负债超过百亿,创

提起汇源果汁,相信你不会陌生。这个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饮料品牌,是有口皆碑的国民果汁。“喝汇源果汁,走健康之路”、“有汇源才叫过年呢”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语,可谓是一代人成长的重要记忆符号。然而过去十年间,亏损、工厂关闭、高管离职等负面消息,却始终伴随着汇源果汁。企业深陷债务泥潭中,创始人朱新礼的生活似乎也不太好过,年以来他已经多次收到限制消费令,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12月11日,其名下41亿资产又遭冻结。朱新礼和他一手缔造的“果汁帝国”,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回顾汇源果汁的创立历程,其实颇具传奇色彩。现年67岁的朱新礼,出生于山东省沂源县东里东村。年轻时候,他觉得开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便报考技校学习驾驶技术。80年代初他承包了一辆汽车做起运输生意,成功赚到第一桶金。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一个人富起来不算什么本事,让周围的乡亲们都跟着沾光,那才叫有能耐!回到家乡后,朱新礼当选为村主任,开始大力发展农副业,号召村民不种庄稼种葡萄。经过几年的努力,村里的落后面貌大有改善。90年代初,朱新礼看到报纸报道,说由于渠道不畅,山区里有大量水果卖不掉。乡亲们一脸的忧愁,深深地刺痛到他。于是他决定辞职下海,接手了负债千万、停产三年、已经倒闭的县办罐头厂,并将主营业务转为生产浓缩果汁。这一年,朱新礼40岁。为了打开市场,当听说德国将举办国际食品博览会的时候,他便决定只身一人前往参加。请不起翻译,就请朋友在国外读书的孩子帮忙;没钱吃饭,就吃自己带来的山东煎饼充饥。尽管很努力,可直至最后一天依旧无人问津。就在一筹莫展之际,朱新礼终于遇到瑞士一家买主,拿下了万美元的订单。有了资金支持,朱新礼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把总部搬到北京,全力开拓国内市场。为此他还做了一个大胆地决定,花了万元的价格在央视投放广告。得益于此,汇源一炮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此后的十余年间,始终占据着过半的市场份额。08年的时候,垂涎中国浓缩果汁市场的可口可乐,向汇源提出总价约亿港元要约收购。在朱新礼看来,“企业要当儿子养,还要当猪卖”。卖掉公司后,他想要将精力集中于上游产业链(比如水果种植和包装盒制造)。本是一桩你情我愿的并购,最终却遭到监管部门的否决。以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卖给可口可乐可能是其最好结局。为了配合交易,他们还砍掉花了十六年建立的销售体系。“卖身”失败的汇源元气大伤,销售业绩不断下滑。为了突破困境,朱新礼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引入职业经理人、多元化布局、投入大量资金打广告。结果这些举措不但没有改善业绩,反而让公司背上沉重的资金负担,负债高达亿元。今年4月,汇源还曾试图与天地壹号“联姻”,成立合资公司来拓展市场。但不到三个月,双方就宣布计划终止。并购失败、失信、冻结资产……朱新礼长达十年的“自救”故事,似乎真的走到尾声了。昔日“国民饮料”沦落至此,更是令人倍感唏嘘。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gx/800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