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ldquo白象rdquo出圈看

白癜风医院成都哪家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3·15”晚会因“土坑酸菜”事件的曝光,把各大牵涉品牌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另一边,成立了25年的国货品牌白象却成为清流,因一句“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火出了圈。与此同时,关于白象“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拒绝日资收购”、“热心低调公益”等事件被网友扒出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品牌的所有正面行动在一时间内全部被释放,成为社交平台讨论的热点。白象的“翻红”,也是继鸿星尔克、蜂花等国货品牌之后,再次凭借价值观红利让品牌重获流量的案例。今天我们就通过复盘这次事件看看其他品牌从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与启示。

白象方便面火了

网友称之为又一个“鸿星尔克”

“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3·15”晚会曝光酸菜事件后 时间,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区回应此事。3月16日,白象登上了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留言支持白象,“你的福气还在后面”、“买个热搜吧,你们家的面超好吃”、“以后我就是象象的面饼粉”,还称之为方便面界“鸿星尔克”。

深挖“白象”出圈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01

响当当的品质

“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这傲娇的语气、毫不含糊的底气,让万千网友迅速圈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食品生产企业首要的就是要守牢安全底线。品质响当当,老百姓不“粉”你“粉”谁?

02

暖融融的善意

其实,早在“3·15”之前,白象就已经出过圈。在冬残奥会期间,就有人扒出,白象企业的员工里,有三分之一都是残疾人。他们与正常员工同工同酬,没有偏见和歧视,没有区别对待。在这里,白象统称他们为“自强员工”。白象不仅不拒绝残疾人,还为他们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尊重每一个劳动者的成果,让他们有尊严的生活。

不仅如此,每逢国家遭遇危难,白象都是冲在捐款捐物的前列。玉树地震、汶川地震……处处都有白象的身影。去年河南水灾,总部在郑州的白象本就是受灾的一员,依旧捐赠了万元和大量物资。明明自己也在暴雨中,却还想着为别人撑伞。这样有爱心、有良心的企业,难道不值得我们点赞圈粉吗?

03

铁铮铮的骨气

二十多年前,康师傅、统一、华丰、白象被称为国内方便面的四大巨头。之后,其他方便面企业纷纷接受外资入股,唯独白象拒绝,坚持做好民族品牌。这个决定,也让白象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份额远被其他企业甩在身后。但是,面对如此局面,白象依然默默坚守,25年品质如一,体现出民族企业百折不挠的铮铮铁骨。

曾被“遗忘”的自主品牌

白象这家成立于年,主打面食的食品企业,在河南、河北、山东、四川、吉林等10个省布局了12个面制品生产基地,旗下更是设有多达20家以上的子公司;拥有方便面生产线90余条和近万个销售终端,年产方便面近亿包,生产力可见一斑。其曾与康师傅、统一、华丰(今麦郎的前身)齐头并进,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四大方便面品牌,一度跻身市场占有率第二。

如今的白象,在市场份额上却丧失了竞争力。年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销售额占据前三,其中康师傅在国内的销售份额更是高达46%,而白象的份额仅为7%,甚至不及某些新晋网红品牌。在很多线下商超,白象的身影“几不可见”。白象为何被遗忘了?

从相关信息披露中可见端倪。

首先:这与白象食品自身品牌定位有关。自品牌诞生以来,白象推出的大多是平价产品,1元袋面的推出,让白象的业务爆发性增长了一段时间,但长期打价格战带来的后果就是:企业后期转型会变得非常艰难。消费者一旦习惯了物美价廉的产品,突然宣布要涨价,在有替代品的情况下,白象自然会失去原有的市场份额。年白象曾试图向中高端转型,但恰恰是这次价格策略上的调整,一度让其失去了下沉市场。

汇源果汁也有着“前车之鉴”。曾几何时,汇源果汁也是家家户户逢年过节必备的饮料之一。其市场定位同白象一样,大多是低成本低售价产品。随后汇源产品因糖分过高、浓缩果汁勾兑等问题让其不再被消费者青睐,虽然现在汇源也在努力转型向健康饮料发展,但消费者对其根深蒂固的市场印象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的。

其次:白象食品自身市场战略存在局限性:华润万家、人人乐、沃尔玛等全国连锁商超,几乎都难以寻觅白象产品的身影。此前曾有业内人士直白指出,“白象不与这些商家合作,着实令人摸不着头脑。”细细想来,这一点或许也与其自身定位相关,毕竟,白象走的便是薄利多销的路径,若被线下商超“分一杯羹”,或许超出了其承受范围。

再者:在适应当代消费者需求变化方面,白象表现缓慢。这一点在打造品牌影响力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白象食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hy/273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