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创业起名,有一些文字技巧,如要简练、朗朗上口、用叠字、数字、谐音等。这些都有用,也有不少人分享。但还有更重要的一样却鲜为人知,那就是:借力公众资源,用熟词!
什么是熟词?其实,每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承载了深厚的意义和情感。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源远流长的元素和词语,和我们的成长相印证,已融入国人的心智和基因。选择熟词起名,会让人倍感亲切,更易牢记。借用相亲的一个词来讲,就是“第一印象良好”!更有甚者,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传播力更大,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这些,都意味着一种难得的公共资源。
所以,新农人创业,如果客户主要是华人,最省力和高效的办法,不是凭空生造一个全新的元素出来,而是去重新发现和发掘这些熟词,借力熟词背后公共资源的力量!
熟词怎么找?
这些熟词,隐身在我们的感官、情感和情志里,隐身在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里,隐身在潜移默化滋润我们成长的中华文化里。
一、从感官到感情,再到情怀情志,寻找触动我们心弦的那些词人非草木,除了有感官外,还有更深更复杂的情感。一个鲜活、有感情、传递正能量的名字,让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物体,变得有了温度和生命力,更为大众喜闻乐见。
一个“有感情”的名字,往往价值千金。
所以,可以针对目标人群的“感”或“情”需求起名,找对应的熟词。
1、感官
人有5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对应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我们感知这个大千世界的纽带。尤其许多初识外界时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彩虹、第一次点燃烟花、第一次闻到桂花香、第一次尝到蜂蜜、第一次听到威风锣鼓??????往往让人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以这些元素为名,能唤醒我们的感官。不信,请看这个家纺品牌:“一朵棉花”,听起来是不是会有一种柔软的触感?当听到“掉渣饼”这个字时,嘴角是不是会有点垂涎欲滴的感觉?
这些与感官相关的熟词有:
直接表达:美、丽、光、明、彩、芳、音、香、凉、爽、温、暖、热、柔、软、芬芳、酸甜苦辣咸、冷暖滑涩、软硬痛痒,等等。
间接通过形象或事物表达:红黄蓝、画、花、蜜、糖、金、水、火、冰、雪、奶、丝绸??????
案例:丽水山耕、光明、北冰洋、暖暖、佳音、天音、福音、心里美、泰国香米、冰糖雪梨、蜜雪冰城、瓜州蜜瓜、民勤甜瓜、味多美、更香茶叶、香飘飘奶茶,等等。
2、感情
比起感官来,“感情”更立体,更能传递丰富的内心体验,唤醒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效果也更粘人。
个人之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对他人之情:亲情、乡情、师生情、友情、同窗情、离情、乡愁、爱情??????
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熟词和案例:
直接抒情:喜、欢、乐、暖、福、寿、吉、祥、和、美、怡、爱、亲、慈,温馨,等等。其中欢乐需求最大,使用最多。
间接通过形象或事物表达:笑、哈哈、牵手、阳光、洋洋、熊猫、龟、鹤、鹿、鸳鸯、婵娟、康乃馨、寿桃、同心结、并蒂莲、伊甸园,等等。
案例:乐百氏、喜茶、自嗨锅、娃哈哈、喜之郎、盼盼、家乐福、红双喜、可口可乐、怡口莲、飞鹤、老婆饼、先生的院子、母亲牧场??????用的都是让人心生温暖的词。
、情怀和情志
情再升一级,跳出个人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小我”范畴,上升到为他人、为社会甚至家国情怀的角度,就是情怀和情志。
表达情怀或情志的熟词:境界更高,格局更大,能量更大更持久。
直接表达者:百、千、万、通、达、汇、民、众、天下、大同、周济、分享、富强、文明、中、仁、义、知音、复兴??????
间接表达者:天、地、旭日、朝阳、清风、明月、星、国、云、江、海、洋、照、辉、耀??????
企业案例:中关村早期的“两通两海”,华为、中兴,长城、理想,同仁堂、健民,华润,等等;与农文旅有关的有:光明牛奶、达利食品、海天酱油,汇源果汁,三生万物、分享收获农场,通常要么比较大,要么寿命比较长。
名字有情怀固然好,但不要纯务虚,最好能融进产品的品类或特质。如“汇源”似乎比“达利”好(经营不论)。再如天葡庄园:一看名字就知道是葡萄主题庄园,不需要去看品牌介绍,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和传播;“天”字,也表达了创始人在北京做最好葡萄的志向——事实上,把产品卖到国宴上,他们也的确做到了!
二、从记忆中:找连接童年和生命成长关键节点中的熟词那些熟词本身就承载着情感和千金难买的记忆。借力这些熟词取名,容易让消费者同情、共情,听起来有感染力,传播时有穿透力,想起来有粘结力。
1、童年
“童年”,是每个人深埋在心底、取之不竭的宝藏。
前面所说感官体验中的许多“第一次”,大多都发生在童年:比如五彩的颜色、彩虹、好听动人的声音,沁人心脾的芬芳,可口的家乡饭菜,都让人回味无穷。因为单纯,所以深刻。
-5岁后有记忆开始,伴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的,不单是自然和环境,还有初识家庭、社会,与人互动,包括亲友师长的关爱,儿时的玩耍和入蒙学习。下面这些时、这些处,都连接一份爱,一份情:
时的熟词:天地水火、四时运转所带来的春夏秋冬、炎凉寒暑、春花、秋月、雨点、霜花冰凌儿、雪花、雪人??????
物的熟词:日月星辰笼罩下,这乡村原野、房前屋后的一切:山河溪谷、港湾、农村、火炕、柴火灶、炊烟谷、垂柳、白杨、垂柳、白桦树、巷子、胡同、院子、四合院、老井、摇篮、摇车、板凳、母乳、牛奶、小板凳、小饭勺、小饭桌、大碗茶、爆米花、虎头鞋、棉袄、耳套、红围脖、头巾??????
人的熟词:家、娃、宝贝、丫丫、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姥姥姥爷、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小姑小姨、叔叔婶婶、奶奶爷爷、街坊、邻居、农夫、乡亲、老师、干爹干妈、师傅等。
节日熟词: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最隆重的当然是过年,还有不是过节胜似过节的生日!饺子、年夜饭、汤圆、灯笼、团子、春饼、粽子,龙舟,绿豆汤、月饼、腊八粥、冰糖葫芦等。
玩耍和入蒙学习的熟词:沙坑、秋千、风筝、毽子、托儿所、幼儿园、园长、阿姨、手帕、跷跷板、滑梯、小饭桌、贝壳、皮球、跳绳、铅笔、铅笔刀、水彩、儿歌、涂鸦、舞蹈??????
案例:红黄蓝、圈圈王国、蒙牛、雪花啤酒、娃哈哈、田妈妈农乐园、老干妈、姥姥家民宿、康师傅、童乡、绿色港湾、雨露阳光农场、蜗牛小镇、洼里乡居楼??????是不是都有熟悉的感情,亲切的味道?
2、成人后的关键节点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成家到立业,从工作到生活,长大后总有一些关键节点和熟词,让我们记忆犹新。如:
金榜提名时:高考、通知书、报喜、中举、龙门、大学等。
洞房花烛夜:婚礼、喜糖、双喜、双亲、对拜、洞房、花烛、灯笼、春宵等。
头一份工作:面试、薪水、报到、起步、启航、同事等。
头一回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安乐窝、小窝、巢、蜗居、壳、书房、台灯、安全、幸福、温馨、甜蜜、自如、有房一族等。
头一回为人父母:娃,宝贝、宝宝、贝贝、闺女、妞妞、小棉袄、小脚丫、呀呀、咿呀、逗逗、笑笑、乐乐、抓周、大白兔??????
所以,我们第一眼看到“双喜”“我爱我家”“贝贝南瓜”“雀巢”“大白兔”“贝壳”这些名字时,往往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听过”——这种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就是和同行之间的差距!
三、从文化中去寻找熟词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上面这些熟词来源于哪里?源于生活,归根到底,更源于脚下这片沃土,源于滋润我们生命成长的中华文化。
具体有:
1、汉字诗词歌赋、常用口头禅、格言谚语、俗语成语等。
例如:爨底下、山里寒舍、三生万物有机农场、分享收获农场、桃花古韵农庄、阙上田园、书院人家、裸心谷、隐士村、朴愿农场,不少都传递一种更深层的意境。
2、神话传说、历史典故、修行养生。
譬如,带“仙”、带“道”字的词就用得很多。
例如:花仙子万花园、乐活仙谷、三圣花乡、养阳谷、武当道茶、闻道园、凤凰公社、大唐不夜城、锦绣江南生态农庄,等等。
、音乐戏曲电影舞蹈和琴棋书画等艺术作品。
例如:洽洽瓜子、雪绒花、琴棋村、清琴山庄、秦棋山庄、宝葫芦农庄,等等。
4、经典名著。
借力经典名著中的代表人物和场景起名,很容易让用户记住你。
例如:三生万物农场、花果山、快活林、桃花源、呼啸山庄等。包括马云用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名字为自己和同事起的花名“风清扬”“逍遥子”等,传播效果好得很。
??????
所以,从中国文化已有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流行中寻找元素和熟词,比凭空生造一个新词更容易入耳入心。因为数千年的积淀,基础更厚、流传更广、效果更久。
四、推荐熟词两大集中地农业和小学课本,这两大载体,是公共资源的集中体现地。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