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啊屈说到汇源果汁,我们一定很熟悉。这一“民族饮料品牌”自诞生以来,历经20多年的时间,伴随着许多中国人的成长。然而,近年来,汇源果汁开始下滑,经营状况非常糟糕,负面消息不断,实在令人痛心。年汇源在香港证交所上市是当时最大的IPO,在上市当天上升了66%,市值更是一度超过亿港元。然而,汇源是在上市后被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发现。年,可口可乐提出以高达.2亿港元的价格收购汇源果汁。当时,汇源的年收入不足30亿元,净利润不足1亿元。当时作为创始人的朱新礼也将近60岁,已经为汇源费心费力十余年了,他累了;此外,他还认为,如果只有靠自己的能力,汇源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进入国际市场;如果成功的话,汇源可以在可口可乐的帮助下闯入多个国家。于是,朱新礼决定卖掉公司,并解雇了部分销售团队和员工。不幸的是,这项巨额收购未实现。年3月,中国商务部裁定可口可乐交易将造成垄断,并根据反垄断法予以驳回。从此,汇源开始走下坡路。截至目前,汇源已连续6年亏损。其股价已从12.20港元跌至2.02港元,市值蒸发逾亿元人民币,负债逾亿元人民币。去年4月,汇源未经董事会批准,向汇源集团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借款42.75亿元。由于北京汇源不是上市公司,汇源的活动违反了香港证交所上市规则,其股票被暂停交易。同年6月,港交所向汇源提出复牌,包括对涉案贷款进行法医调查,公布调查结果,采取适当补救措施,公布任何遗漏的财务结果,并解释任何审计修订。如果汇源于年1月底未能完成香港证券交易所提出的条款,将面临解困的可能。这家前饮料巨头正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真实屋漏偏逢连夜雨,汇源董事会目前只有5名成员,每个职位地位人数都低于上市公司要求的最低人数。从今年1月11日到今年2月3日,大约一个月,汇源果汁执行董事崔先国、非执行董事徐庆柳、首席执行官吴晓鹏等六位高管辞职。虽然汇源的重组并非第一次,但投资者仍感到担忧。事实上,汇源的重组始于年。当时,由于可口可乐的收购计划,朱新礼解雇了大部分销售团队和员工,更换了一个新的管理团队,这相当于改变了管理模式,这影响了汇源果汁的市场基础。此外,朱新礼在辞职后,汇源的管理变革开始频繁。年以来,共有5人担任汇源果汁CEO。然而,他们每一个人的服役时间都很短,很少超过两年。此外,在年贷款违规行为被曝光后,汇源的家族式管理风格也受到了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