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聚焦丨他,助力八名农村娃安家岛城他

人生路上当您身处艰难之时有人向你伸出援手这份恩情总能铭记在心>>故事一<<小港一路61号甲,我们永远的家半岛全媒体记者张婧实习生谢雨禾丁浩(图由受访者提供)20年前,8个从外地农村来青岛读书的年轻人毕业时囊中羞涩,急于找工作却几乎没有地方落脚。青岛市民臧元祥帮着他们找到了便宜的住处,用自己捡来的木板,帮他们钉成床铺;寒冬腊月,担心孩子们受凉,臧元祥就去捡碎木头给这些孩子们生火取暖;工作没着落,生活又十分艰苦,有几个年轻人打起了退堂鼓,臧元祥一番劝导,让他们留在青岛奋斗……如今,这些当年刚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已步入中年,几乎个个事业成功家庭美满。20年后,他们约好一起去看望当年那位将自己“扶上马送一程”的大叔。近日,记者在臧元祥老人家中,听他和当年受到帮助的孩子,一起讲述这段难忘的往事。“当时太心疼他们了”年7月仲夏,市北区邱县路一处居民家中,78岁的臧元祥老人和老伴被一大群人簇拥着,客厅里大人、小孩十几口,热闹非凡。邻居惊叹道:“老臧,你家怎么有这么多孩子!”臧元祥高兴得合不拢嘴道:“是,他们可都是我的孩子和孙子……”时间回到年,臧元祥的儿子即将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毕业。一天,在学校担任班长的儿子回家对老爸臧先生说,“爸,我有几个外地的同学毕业了没有地方住,咱能不能帮帮他们。”一听儿子说这帮孩子来自农村,身边没有父母的照顾,经济上也比较困难,有的甚至还欠着学费贷款。想着自己的孩子一直在自己身边,哪里吃过那些孩子的苦,臧先生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必须要帮帮他们。正好自己当时居住的小港一路61号甲,有户邻居要出租房子,臧元祥跟房东把租金从每月元磨到了元,还替他们先垫付了房租。这样,这几个孩子总算有了个落脚地。于是,8个人挤在一个五六十平米的房子中,屋里没有床,孩子们来了只能在地上打地铺。臧元祥见状却皱起了眉头,哪能儿子在家睡床,他的同学打地铺。于是,他叫着儿子一起,从附近拆迁的工地上捡回许多废弃的模板,亲手打了5张单人床,又自己想办法弄来了两张双人床。孩子们生活用的锅碗瓢盆,全部给置办齐全。恰逢求职荒年,工作并不好找,孩子们的日子过得极为清苦。有一天,臧元祥踏进门内,看到孩子们围坐着吃一盆水煮白菜,一股酸涩涌上心头,“当时太心疼他们了”。于是,在那个自己也并不富裕的年代,臧元祥坚持每周邀请孩子们到自己家吃饭,让爱人包饺子给大家改善一下生活。看到王建纯大冷天只穿着一身单衣单裤,臧元祥的爱人就为他织了一身毛衣毛裤。而这套衣服,如今依然被他珍藏着。臧元祥夫妇和当天到场的孩子合影(受访者供图)。“父母供你们容易吗”生活看似有些着落了,但每个孩子心里都压着一块很大的石头。丁景奎回忆,“那个时候就业非常难,就业机会非常少。还没毕业时,自己曾沿着云霄路从南走到北,就连饭店都没招人的”。毕业之后,每天就是往返于利津路、人民路、山东路还有贵州路的人才市场,一趟又一趟地跑,却总没收获。臧大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当时我经常无功而返,心情也非常低落。大爷看见了,就弄来酒,喊我坐下,一边喝一边安慰、鼓励我。”对丁景奎来说,大爷不光给大家鼓励,还给他们提了一些很中肯的建议。比如,当时大家方言比较重,大爷叫他们多对着镜子练习普通话,走姿也带着一并纠正。丁景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汇源果汁当仓库保管。对于这份看似有些低就的职位,丁景奎这样解释道,“也许现在的农村家庭条件也不错了,但当时,很多农村同学连学费都凑不齐,所以不管工作高低。自己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解决温饱问题,以后再谈发展,坚决不能再和家里要钱。”徐茂利是所有人当中,找工作最曲折的一个。由于是家中老小,父母年事已高,上学的学费都是自己的大哥给负担的。经年的操劳使得他看起来比同龄人年长许多,头发也白了不少,找工作时碰了不少壁。徐茂利告诉记者,“大爷是个热心肠,对我们帮助很大。找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就和大爷沟通,大爷帮我们出主意,告诉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有一回又没找到工作,他非常沮丧地往家走,发现臧元祥正坐在路边等自己。臧元祥没说什么,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把他带到一个小饭店,点了几个菜和啤酒,一聊就是两个小时。彼时,徐茂利把想要放弃的想法告诉臧元祥。提出想走的不止是徐茂利。作为学校优秀毕业生的周宇,因为书生气比较重,行事一板一眼、坐立都十分讲究规矩,臧元祥平时打趣喊他“孔夫子”,没想到这让他在找工作时也遇到不小的麻烦,这个行为举止颇显奇特的年轻人被很多公司“拒之门外”。回到家后的周宇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眼泪汪汪,对臧元祥说自己想走了。包括当时学费都是姐姐用自己的订婚钱交上的孙庆亮,同样遇到就业难题。困难已经折磨得他们初出社会的心几近崩溃。“千万不能走!父母供你们容易吗?”臧元祥第一次急了,“这些农村孩子离开父母来到城市,很脆弱的,找不到工作就掉眼泪。所以这些孩子来到我们这,我们老两口就得拿他们当自己的孩子。”徐茂利在市区找工作不顺利,臧元祥就建议他去城阳、胶州和即墨等地转转,以后可以再回到青岛市区。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徐茂利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胶州的一家公司当了财务。直到如今,周宇依然评价自己“比较传统守旧,还是老思想,不像其他人那么头脑灵活”。但在臧大爷这座“大海中的导航灯”的指引下,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也终于在外贸公司找到了自己第一份工作。虽然陆续有人找到工作离开了小港一路61号,丁景利却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在这栋房子里,他足足待了三年。对这里,他始终有着不一般的感情。直到现在,兄弟几个依然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永远都是小港人”。丁景奎和臧元祥夫妇以及臧老的小孙子合影。“我当年干的那些微不足道”当年的8个年轻人里,除了一位当天有重要工作会议、一位已经被调任到西安工作外,剩下的人全部携妻子与孩子来藏老家中,参加了这次跨越20年的家庭聚会。如今的他们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已经不是那几个见人说话都会脸红、找工作难掉眼泪的青涩孩子了。对于他们现在的发展,臧先生直竖大拇指:当年求职路上最坎坷的徐茂利,目前是这些孩子里事业做得最大的。从胶州一公司的会计,到大企业的财务总监。后来,徐茂利开始自己创业,目前拥有了三家企业、工厂,现在甚至计划投身房地产事业;王建纯与徐茂利合作办了一个公司,目前是纳税大户;孙庆亮现在当上了饮食公司的全国质检部部长;丁景奎自己开了物流公司;周宇现在在丁景奎公司,是他的得力助手;鹿风龙现在是外贸公司可以独当一面的副总经理;宋光磊现在是大型企业的财务副总监。用臧先生的话说,他们现在手头最少的都买了两套房了,这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看看当年他们的起点,真为这些孩子高兴。而且他们找的对象,都是本科学历以上,有的还是研究生,现在家庭都十分幸福,有的人已经打算生三胎了。了解到孩子们现在的发展,臧元祥直竖大拇指,用他的话说,“他们现在手头最少的都买了两套房了,这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看看当年他们的起点,真为这些孩子高兴。”在臧元祥心里,这些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如今他们的孩子也都“爷爷爷爷”地喊着自己,别提有多开心了。同样,在丁景奎等人的心里,臧元祥就像是自己的父亲,他的家也是大家在青岛的第二个家,“其实,这么多年来,大家平时谁有空都会往臧大爷家跑,谈对象了也都要带过来给臧大爷过过目。哪怕是自己老家的父母来了,也要先到臧大爷家坐一坐。”“很感谢他们,我当年干的那些微不足道,只是看着孩子挺可怜人的,离开父母孤孤单单、完全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让臧元祥特别骄傲的是,有回老伴因病住院了,这些医院跑,甚至连王建纯的岳父岳母也前来探望。医院大夫忍不住问臧元祥:“你们家到底有多少人啊,你怎么这么些儿子、儿媳妇?”在丁景奎等人的心里,臧大爷就像是自己的父亲,这里也是他们所有人在青岛的第二个家。其实这么多年,大家每年都要来大爷家聚会一次。平时谁有空了,都往大爷家跑。谈对象了也都要带过来给大爷过过目。哪怕是自己老家的父母来了,也要先到臧大爷家坐一坐。在藏大爷的心里,这些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孩子都爷爷长爷爷短地喊着自己,别提有多开心了。8个孩子携家人参加臧元祥儿子的婚礼。“虽短暂却足以温暖一生”20年来,臧老先生一直没有停止对孩子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pz/807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