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在分析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基础上,进一步描绘了建设美丽龙川的发展蓝图。为更好地帮助广大干群深入学习领会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全会提出的新征程理论观点和发展部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上来。从9月28日起,龙川新闻APP推出“美丽龙川绿色崛起”专栏,对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的新思路、新举措进行阐释和解读,并对各级各单位学习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会精神进行深入报道,全力营造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促发展的良好氛围,推动全会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抢抓项目促发展
进一步打造现代新城
全会报告指出龙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一核一带一区”、市委“示范区”“排头兵”和“两个河源”建设,加大有效投资力度,努力践行“”发展新思路。经过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现代新城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中心城区提质工程持续推进,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一江两岸”、一环路等重点板块建设扎实推进,城区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中心城区和“三区三城”规划、管理、*策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形成。
△今年3月,工作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高铁新城项目建设。
全会报告强调,站在新的起点上,要立足谋划建设面积超平方公里、容纳50万人口的大县城,以高铁、高速公路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高铁新城、幸福新城、泰嵋新城,推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高铁新城、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为龙川融入“双区”的门户枢纽。按照“一心、两轴、三点、五区”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总面积3.25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致力打造以文化旅游、高铁商务为核心的门户枢纽新城。积极引进中国铁建等大型央企,充分发挥央企规划、投资、建设领域优势,谋划布局建设一批现代物流、新基建等大型项目,深度开发高铁经济。加快高铁新城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龙川西站配套设施项目、G线至龙川西高铁站连接线工程、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发展商务金融、商业服务、旅游服务、酒店服务、地域产品展销、创意研发等产业,推动与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形成高度融合,致力将高铁新城片区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枢纽型服务片区。全面推进佗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佗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客家文化、赵佗文化,着力打造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承载地。
二要把幸福新城、现代物流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在粤港澳大湾区东北部的枢纽节点。依托龙川现代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总面积13平方公里的幸福新城,全力推进G线北移项目和幸福新城规划范围5平方公里基本市*设施建设,启动幸福大道、幸福路建设,拉大城市发展空间,以物流园区为驱动,以商贸展示为引领,突出现代居住功能,致力将幸福新城打造成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重点服务“一核一带”,布局合理、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服务型新城。全面推进龙川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铁路综合物流园区(含中铁五院龙川分院)、东贸粮食物流、百城百汇、中农联、汇源汽车城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重点推动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通过构建陆空衔接、陆海相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实现与“一带一路”连接,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集散“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大力发展保税物流服务、现代冷链服务、跨境电商等现代物流业,全力建设布局科学、技术先进、智慧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产城融合发展的“大物流、大枢纽、大节点”。
三要把泰嵋新城、宝安(龙川)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大湾区现代产业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承载地。依托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以登云和通衢为两翼,规划建设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的泰嵋新城,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加强与深圳宝安的有效对接,合理布局并加快学校、医院、商业、商住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致力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生态新城。全面推进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园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园区三期征地扩园工作,对标国家高新区,全力创建省级高新区,把工业园区打造成“融湾”“融深”示范区;持续深化与深圳宝安的产业共建,大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绿色低碳的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高端高效发展;培养壮大主导产业,支持迈诺工业、山本光电上市,重点推动深玻集团、丹尼玩具、景旺二期、中建二局三期、科逸卫浴、新陆新材料、名格二期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健全“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多产业融合发展”现代产业格局,加快打造“国家级建筑工业化产业基地”。
来源
龙川新闻APP
原标题:《抢抓项目促发展,进一步打造现代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