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8日,港交所正式确认,汇源果汁退市。曾经的“国民果汁”,“有汇源才叫过年”,当年港交所规模最大的IPO,如今竟落得退市的下场,不能不令人唏嘘感慨。
更令人痛惜的是,曾经承载无数消费者青春记忆的国民品牌,自年卖身可口可乐失败后一直在走下坡路,8年中7年亏损,年负债亿元.
年创始人朱新礼数次被纳入失信执行人,41亿资产遭冻结,年初朱新礼父女退出汇源果汁。一代国民品牌从此跌落神坛,令人扼腕长叹。
忆往昔峥嵘岁月汇源果汁曾经的辉煌
汇源果汁从上世纪90年代诞生开始,与创始人朱新礼的努力密不可分。朱新礼年出生于山东淄博沂源县,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家。
70年代末靠驾驶货车,承包解放牌卡车跑运输发家,两年就赚了25万元。年心怀带领乡亲发家致富的梦想,放弃赚钱的运输生意,担任村主任,并担任村属企业——山东东里集团总经理,短短几年艰苦奋斗,令人刮目相看。
年辞职下海,承包了一个县办已经亏损千万的水果罐头厂,创立山东淄博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也就是汇源果汁的前身。
年初,朱新礼带着煎饼,只身前往德国食品展,一举拿下万美元瑞士商人订单,救活了整个工厂。
年,朱新礼带30人到北京顺义区开办工厂。年凭借在央视5秒的广告,很快打开国内市场。
汇源果汁的高光时刻是年。当年汇源%果汁市场销量份额占比达到42.6%,位列国内第一。
同年,汇源果汁总营收27亿元,净利润达到6.4亿元。也是在年,汇源果汁登陆港交所,市值一度达到亿港元。
汇源果汁缘何走向衰落和退败
年,经历创业几十年身心疲惫的朱新礼萌生了退休安度晚年之意,寄希望于可口可乐公司开出的.2亿港元的天价收购。
为迎合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要求,朱新礼一度大幅裁员。意想不到的是,消费者民族情怀的觉醒,民众反对外资品牌控制和当时商务部反垄断的考量,最终收购失败,可口可乐的如意算盘落空。自此汇源果汁尽管探索转型,但是一直未能走出业绩下滑和亏损阴影。
压倒汇源果汁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年汇源果汁集团向北京子公司提供的一笔高达42.75亿元的短期贷款。
该贷款没有经董事会批准,没有进行信息披露,违反了港交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引发了港交所的限期摘牌决定。
这一事件带来极大恐慌,债权人纷纷催收,汇源果汁流动性空前危机,年朱新礼被限制高消费12次,加上当年和天地壹号的合作也告吹,年2月朱新礼父女退出董事会,正式宣告汇源果汁一个时代的落幕。
反思汇源果汁退市的深层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汇源果汁的退市也绝非偶然。我们认为主要是如下几大原因导致的结果。
一是家族式企业根深蒂固。虽然汇源果汁早年香港上市,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但是在汇源果汁集团,创始人的哥哥、女儿、女婿等七大姑八大姨均担任公司高管。
原有的创始团队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在管理方面存在短板。
虽然年,朱新礼先后邀请李锦记前高管苏盈福和百事前高管梁家祥加入汇源果汁,力图通过职业经理人的专业管理改变公司家族式管理弊端.
但是在现实面前,职业经理人也很难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者有心无力,有举措很难推动和执行下去。
汇源果汁本质上并不缺乏实力雄厚的资本,当初资本方都提出一个条件,朱新礼家族必须退出汇源果汁管理层或董事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汇源果汁改革措施的落地和求得实效。
但是朱新礼家族直到年2月在汇源果汁几乎无力回天的时候才被迫退出董事会,显然已经太迟。
二是战略上存在失误。年汇源果汁经历可口可乐收购失败事件后,也开始谋求转型。
年1月,确定汇源果汁、汇源果业、汇源农业三大产业板块的管理架构和发展目标,力求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实现突围。
但是农业本身是重资产、回收慢的项目,汇源果汁非国企,资金实力不够,农业项目资金回笼太慢。
后期在广告、业务投入开支太大,给汇源果汁资金流动性带来较大考验,这也是汇源果汁年负债亿,连续几年一直陷入亏损的重要原因。
多元化业务布局尤需谨慎,农业项目更更合适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长期投入才能逐步见到成效。
三是转型较慢,未能与时俱进。商业世界在迅速变迁,互联网时代加速迭代。和竞争对手的大力研发,及时根据年轻消费者需求开发健康、潮流、时尚的产品相比,汇源果汁在这方面动作较慢,没有与时俱进。
在专业化、个性化时代,汇源果汁没有更好专业专注,而是在多元化业务布局中影响了主业,分散了精力,未能在主业上深耕细作。
在营销方式上,侧重传统渠道,对新颖的移动互联网和电商销售投入不够,创新不足。近年来,汇源果汁在商超便利店的地位逐步弱化,尤其是在南方市场,远没有江北地区存在感强。
汇源果汁未来如何翻身?
目前汇源果汁的港股退市对终端消费者来说,影响不大。但是对汇源果汁企业来说,则失去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对其债务危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和国内许多没落的民族品牌一样,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战略,很可能导致该品牌的一蹶不振,最终从历史的舞台消失。
果汁行业属于传统的快速消费品行业,汇源果汁本身性质也让其得到当地*府债务重组扶持的可能不大。
资本出手的可能同样希望渺茫。巨额的负债、信誉受损、品牌一落千丈、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堪忧,在唯利是图的资本面前,收拾当前的烂摊子几乎不可能。
汇源果汁剩下的道路似乎也只有自救和自我发展这一条道路。
怎么办?笔者建议如下。
开源节流降本,加强管理提效。管理决定一切。许多企业曾一度濒临生死边缘,但是最终起死回生,管理起了关键作用。
汇源高层必须快速行动,制定新的发展对策。定战略计划,完善相关制度,激发员工斗志,激励大家凝心聚力,攻克时艰,或许卷土重来未可知。
品牌重新定位,开发爆款产品。必须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研究,从消费者需求出发,注重市场和行业调研,对汇源果汁品牌进行重新策划定位。
以互联网思维指导经营,以科技研发为后盾,开发爆款产品,抓住广大年轻用户的心,重振汇源果汁雄风。
创新产品营销,扩大销售业绩。用当今移动互联网自媒体销售,以短视频、直播带货为突破口,以天南地北山东人的乡土情怀和民族品牌情怀,鼓励更多国人支持国货,逐步扩大汇源果汁销售业绩。
综上所述,假如汇源果汁能加强自我管理,敢于自我革命,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重振雄风的可能仍存。假如汇源果汁能渡过此劫,成功扭转危机,将来还可以申请A股上市。
我们期待汇源果汁这个在国内近三十年的国产民族品牌能够重新崛起,我们期待商业奇迹的诞生。
加油,我们的汇源果汁,希望年之后,不久的将来,你还可以东山再起,继续成为国民大众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