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卖身天地壹号商标抵资,退守上

本报记者孙吉正北京报道在欠下百亿元巨债、高管陆续离职之后,停牌时间长达一年之久的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果汁”,.HK)迎来了新的转折点。4月26日下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将与全资附属公司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汇源”)和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壹号”)、广州和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和智”)签订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拟成立合资公司,以拓展果汁饮料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框架协议,天地壹号是以36亿元的真金白银注入到合资公司中,而汇源果汁则是以包括商标在内的等价资产注入。合资公司成立后,还将以人民币30亿元向汇源果汁受让合资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股权和渠道。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果交易方案最终落地,合资公司等同于接手了汇源果汁原有的品牌经营与市场销售的资产。这意味着,汇源果汁将不再负担市场销售的压力,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投入,从一家全产业饮料企业变成原料供应商。”对于合资公司的主导问题,以及未来天地壹号是否将全权负责汇源果汁的下游经营,记者分别联系了汇源果汁和天地壹号进行采访,但双方均表示一切均以公告为准。汇源果汁“断臂自救”根据框架协议,天地壹号与广州和智以现金方式向潜在合资公司出资人民币36亿元,占股60%;汇源果汁以资产出资方式出资24亿元,包括汇源果汁商标。合资公司成立后,将以人民币30亿元向汇源集团受让合资公司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股权和渠道,以拓展果汁市场。同时,汇源果汁与天地壹号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汇源果汁向合资公司以及天地壹号提供果汁生产所需的原料及代加工生产服务。据此不难看出,天地壹号是以36亿元的真金白银注入到合资公司中,而汇源果汁则是以包括商标在内的等价资产注入。对此,沈萌告诉记者,汇源果汁是将品牌转让于天地壹号,自己退守上游产业。天地壹号“向汇源集团的30亿元受让合资公司”实际上是将资金注入到汇源,以这笔注入资金购买了汇源果汁的下游经营权;而汇源果汁间接通过这笔资金,以求渡过债务危机。所谓的债务危机,起源于年3月汇源果汁的一则公告。公告显示,在没有得到董事会批准,没有签订协议,也没有对外披露的情况下,汇源果汁向汇源集团旗下的北京汇源(大股东朱新礼持有该公司绝大部分股权)借出了42.75亿元贷款。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随后,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年6月,港交所介入汇源果汁违规事件,要求其对公司股票复牌列出相关条件,包括对相关贷款进行法证调查、公布调查结果、公布所有欠缺的财务业绩等。如果汇源果汁不能在年1月31日前达成所有复牌条件,港交所上市部将展开取消其上市地位的程序。年6月12日,债券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汇源果汁的信用评级下调三档至Caa1,主要是担心港交所提出的复牌条件将延长其股票停牌时间并导致资金链吃紧。不久后,惠誉评级也将汇源果汁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CCC+。此外,汇源果汁被调出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等多个指数及分类指数名单,同时被调出港股通标的名单。年4月,汇源果汁发布了年财报,年全年实现了53.82亿元的营收、22.22亿元的毛利,1.35亿元的净利润更是创造了净利润的10倍增长。但该份年报并未经审核财务,因而没有第三方对数据的公允性做出保证,在当年6月份,港交所要求汇源果汁尽快发布审计修订后的年财报,但截至目前,汇源果汁并未发布。潮起潮落从可口可乐作价.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未果,到如今30亿元受让汇源果汁商标,汇源果汁称得上是经历了潮起潮落。在业内看来,自年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后,汇源自身的发展思路便出现了摇摆不定的问题。年9月,可口可乐向汇源果汁提出以12.2港元/股,总价约.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但最终石沉大海。彼时的汇源果汁,刚刚登陆港交所,收购消息一经公布,汇源果汁就于9月3日复牌后大涨%,收于10.94港元/股。虽然收购最终并未完成,但在前期,由于可口可乐的收购条件苛刻,汇源果汁已做了许多调整。资料显示,当时汇源完全裁撤了销售团队。全国21个销售大区的21名省级经理已基本离职,员工人数从年底的人减少到年底的人,销售人员则从人减少到仅剩人。“收购宣告终止后,公司也不可能马上就把整个团队再次建立好,这个‘空窗期’给汇源果汁造成了很大影响。”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分析认为。而年,曾经作为汇源果汁第二大股东的达能宣布将其所持有约3.37亿股份(占汇源果汁总股本的22.98%)出售给软银赛富(SAIF),汇源果汁自此也失去了潜在的收购方。此后,汇源果汁开始聘用职业经理人希望改变汇源果汁的状态。年,前李锦记酱料集团CEO苏盈福出任汇源果汁行政总裁一职,但一年之后便黯然离职。年4月,前百事大中华区饮料运营副总裁梁家祥出任汇源果汁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生产运营。同年9月,原常务副总裁于洪莉任职执行总裁。年,崔现国接任执行总裁一职,但年6月,崔现国也选择了辞去该职位。年伊始,在不到一个时间内,汇源果汁先后已有6名高管相继辞职,其中还包括担任行政总裁一职仅半年有余的“空降兵”吴晓鹏。在彼时的委任公告中,汇源果汁表示吴晓鹏在内部控制、财务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显然,在吴晓鹏等职业经理人掌控下,汇源果汁并没有走出此轮低谷,最终落得受让商标、退守上游的境地。“北伐”的天地壹号天地壹号的北拓计划已提出三年有余,此次与汇源的合作可能是最接近目标的一次尝试。虽然天地壹号为新三板企业,但截至停盘,天地壹号的总市值为51.24亿元,远高于汇源果汁的53.97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46.31亿元)。年,天地壹号为了摆脱高度依赖于广东本地市场的局面,提出了北拓计划,开始加速向北扩张市场,新开拓市场包括湖北、安徽、福建等地,意在逐步扩张形成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区域优势市场,在年又新增山东、浙江等地。但同时,天地壹号北拓计划充满了质疑的声音。在年,受北拓计划的影响,当年天地壹号的净利润下滑近5成,对此,天地壹号给出的解释是广东省外市场的开拓费用支出较高影响到净利润。年与年,天地壹号均实现了净利润的正向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年上半年,天地壹号的净利润同比下滑94.81%,在当时给出的原因为调整了经销商的考核期,以及公司为北拓市场业务继续拓展加大投入,而导致的销售费用增加。但在年第三季度,天地壹号净利润就产生了2.25亿元,同比增长82.93%,占全年总利润的三分之二。而对于天地壹号的发展,行业内普遍认为,作为佐餐饮料的苹果醋很难在全国推广。“品类如果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成为独立消费的日常饮品”。快消品营销专家高剑锋对记者举例:“此前酸奶由于冷链限制,只能投放在餐厅等具有冷链储藏能力的零售渠道,也就是佐餐饮料之一,但随着常温酸奶饮料的出现以及终端冷链储藏能力的普及,酸奶迅速独立出来成为大单品之一,从市场来看,把产品定位在酒的补充品和佐餐饮料,实际是很难有较大的突破。”天地壹号与汇源果汁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尝试多年希望将市场打入北方,并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后者虽然作为全国性品牌,但在南方市场品牌力较弱。“汇源果汁曾有内部计划针对南方尤其是华南市场做一款针对该地区的专款产品,但最终由于高管的频繁更换,也没有负责人推广该项目,使得该计划迟迟没有落地。”朱丹蓬说,这使得汇源果汁的主要市场一直停留在北方等地区。沈萌认为,此次合资之后,天地壹号将可能主导汇源果汁下游的经营,天地壹号借助汇源的体系推自己的产品,进一步完成北拓计划,但对于汇源来说,极有可能成为上游产业供应商了。值得注意的是,天地壹号也在尝试进军果汁等产品,在年,天地壹号入股安德利果汁及海升果汁,两者均为世界浓缩果汁的主要生产与供应商。此外,天地壹号自身也尝试了各类浓缩果汁产品,但截至目前均处于试销状态。助理编辑:刘旺;校对:彭玉凤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zz/6748.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