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慈玉鹏张荣旺北京报道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饮料公司”)正处于多家金融机构诉讼追讨中。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公示,长城华西银行与被告汇源饮料公司、汇源创始人朱新礼等方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审理终结。该案涉及2亿元借款本金逾期。经《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今年裁判文书网公示汇源饮料公司多起纠纷,涉及多家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城商行等。作为曾经的果汁王者,汇源饮料公司经过数年在推进布局“大农业”过程中消耗了巨额资金。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针对扩张中企业的不稳定特质,银行应定期审核企业集团资产负债等情况,根据企业经营变化及时调整授信额度规避风险。起诉追讨法院认定,年8月24日,某信托公司(贷款人,甲方)、汇源饮料公司(借款人,乙方)签订《贷款合同》,约定借款2亿元,贷款期限为24个月,即自年9月5日至年9月4日(具体以借款借据为准)。年9月4日,汇源饮料公司出具借款借据,载明借款人为汇源饮料公司,借款用途为用于购买或代子公司购买生产原料。次日,信托公司向汇源饮料公司发放贷款2亿元。年8月23日、24日,北京汇源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农业公司”)、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控股公司”)、朱新礼分别与信托公司签订保证合同,上述合同均是为《贷款合同》项下主债权实现提供保证。判决书显示,法院认定,年9月27日,长城华西银行、上述信托公司共同向汇源饮料公司、朱新礼等方发送《关于信托贷款债权现状分配移交的联合通知函》,提到“现因本信托到期,信托公司依据《信托合同》约定已向长城华西银行现状分配并移交了全部信托财产,即长城华西银行已取得《贷款合同》及各《保证合同》项下对借款人享有的贷款本金余额人民币2亿元及该合同约定的全部应收应计的利息、罚息、复利等债权以及各《保证合同》项下对保证人朱新礼(等方)享有的全部担保权利/权益”。法院一审判决汇源饮料公司偿付长城华西银行贷款本金2亿元及相关欠息、罚息。朱新礼等方承担相应保证责任。记者就长城华西银行“借道”信托放款原因等问题与其确认,对方表示:“我行依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得到人民法院的明确支持,后续将坚定通过司法维护债权。”除长城华西银行外,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近日公示,中国进出口银行诉汇源饮公司、汇源农业公司、朱新礼、房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国进出口银行于年1月7日申请财产保全,请求依法查封冻结相关被申请人名下银行存款3.33亿元或其他等值财产,法院裁定执行。银行逾期款项能否追回目前尚未得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一则限制消费令显示:“汇源饮料公司:本院于年06月12日立案执行申请人无锡市明珠电缆有限公司申请执行你单位票据纠纷一案,因你单位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本院对你单位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你单位及你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朱新礼不得实施一系列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企业扩张风险应对经梳理,今年裁判文书网公示汇源饮料公司多起纠纷,多家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城商行等卷入其中。记者查阅相关信息发现,汇源饮料公司并未停止运作,并在近期推出一系列营销活动。记者就金融债务纠纷解决途径等问题与汇源饮料公司取得联系并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汇源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