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源果汁面临百亿债务,复牌时间临近,是否

年在港交所上市的汇源集团当时创了港交所 规模IPO记录,那时可谓风光无限,汇源连续十年在果汁市场份额 。可是从年成立汇源集团至今,创始人朱新礼却从“果汁大王”变成了“被限制人员”,汇源果汁也进入了面临被“清盘”破产的风险,不禁让人感叹,这家伴随一代人成长的汇源,目前为何面临或将退市的风险?如果不能在规定期限内股票复牌,债务问题难以偿还,确实存在“清盘”破产的危机。

一、汇源果汁为何面临退市风险?

根据港交所规定,汇源果汁已经停牌至今达到20个月,如果在年1月31日前不能达成所有复牌的条件,汇源果汁将被摘牌,也就是说如果在短短的1个多月内,汇源果汁不能解除债务危机,不能公布相关贷款法*调查结果,并且采取补救行动还有对欠缺的财务业绩包括任何审计修订进行公布,在1月31日就会被取消公司上市地位。

1、停牌原因。

汇源果汁在年上市,从开始上市至今股价就经历 到达12元跌到了如今的1.9元位置,至年开始股价就一直保持在6元下方波动,年3月29日因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汇源果汁被迫停牌。

此次停牌的原因是汇源果汁在没有对外披露的情况下向旗下的公司借出42.75亿贷款资金。港交所关于上市关联交易关联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中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如果有某项关联交易超出早前经公告披露的限额应该告知港交所,并且决定是否批准程序。

很显然,汇源果汁被停牌原因不仅公司存在着较多问题,也是因为违反港交所上市规则。

2、是否会退市?

从停牌开始至今已经20个月,汇源果汁在这停牌一年多时间里业绩却没有改善。年停牌发布的业绩显示公司在年底已经负债总额高达.02亿,年出现了两笔债务违约情况,包括10亿港元债券和万美元的债券违约。

不仅如此,此次朱新礼41亿资产被冻结,并且四度被限制消费,很明显汇源已陷入了危机中,旗下的资产被扣押、查封和冻结,面临亿债务要复牌的难度极大,退市的可能性加大。

二、汇源果汁为何走到今天地步?

20多年的发展历程,汇源果汁可谓家喻户晓,被称为“国民饮料”的汇源果汁是80后儿时的专属饮料,但是这家企业自从在可口可乐并购被否决之后,就开启了公司和股价接连一蹶不振的走势,导致企业未有喘息的机会,占据60%以上市场份额的汇源果汁在频繁资本运作之后负债多亿。

1、11年前被收购失败。

年可口可乐提出总价约多亿的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当时迎来了国民的反对,导致这场收购案最终不了了之,虽说可能是因为这次的收购失败导致汇款果汁进入转折点,但是高溢价收购涉嫌反垄断法,如果收购成功增强了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反而会挤压其它果汁企业的生存空间和市场竞争力,导致此次收购失败。

为了完成此次收购,汇源集团把建立起来的销售体系瓦解,包括大量辞退员工。从年登陆港交所拥有多人被减少到多人,销售人员也从3千多人减少到人,很显然如果收购成功这种砍掉销售体系并无问题,一旦销售失败最终就是会让汇源集团前期十几年建立的销售体系崩坍,对后期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了后期企业运作陷入僵局。

2、高管离职与再次收购失败。

在收购遇阻之后,汇源集团没有考虑如何更好的开发果汁饮料市场,而是开始布局多元化战略,收购三得利公司,开拓茶及咖啡饮料市场。参与中石化混改,获取中石化的渠道资源,以便在主业之外更多投资来拓宽利润来源渠道。这种一边大笔融资,一边投资的方式导致投资项目并未给汇源带来多大效应,反而让汇源依旧亏损,最终在盲目扩张下公司陷入多元化困局,公司多位高管离职。

而第二次与天地壹号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来拓展果汁市场希望能给予汇源集团喘息之机,却因为热闹开场最终平淡收场,两家企业各自公告宣布合作瓦解,主要的原因是天地壹号不能百分百的支配汇源品牌,导致了合作不欢而散。

综上:创业不易,一手打造出果汁帝国的朱新礼负债百亿,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正在面临“清盘”破产的风险,不仅41亿元的资产遭冻结,更是爆出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还在网贷平台借钱万还不上,之所以面临这么多的压力,主要是汇源果汁陷入多元化困局,在被收购案失败后行业突围失败。导致眼下距离年1月31日临近,一旦不能达成港交所对汇源集团复牌需要满足的条件,就存在被退市风险,面临“清盘”破产。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angdongbdf.com/afhgx/328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102260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