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资本市场变化迅速,有时候一子落错满盘皆输,有时候背水一战凤凰涅槃,快销市场更是如此。比如我们童年的记忆,汇源果汁,也逃离不了衰败的命运。
广告有汇源,才叫过年你可谓是是霸占了童年时期的荧屏,家喻户晓。汇源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当时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交易首日上涨66%,市值超过亿港元。然而,汇源果汁上市后,被国际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看中了。
年,可口可乐提出以.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当时,汇源的年收入不到30亿元,净利润不到1亿元。作为创始人的朱新礼也快60岁了,已经为汇源辛苦了十多年,他已经累了;而且,他还认为,如果只靠自己的能力,汇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入国际市场;如果收购成功,汇源将能够借助可口可乐的力量打入更多超过个国家。于是朱新礼决定卖掉公司,并解雇了一些销售团队和员工。
不幸的是,这笔巨额交易没有实现。年3月,中国商务部裁定可口可乐交易将形成垄断,并根据反垄断法予以阻止。此后,汇源果汁走下坡路。汇源连续6年亏损,股价从12.2港元跌至2.02港元,市值蒸发逾亿元人民币,债务超过亿元人民币。
18年4月,汇源果汁未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在未签署任何协议、未披露贷款情况的情况下,向汇源集团下属的北京汇源饮品借款42.75亿元。由于北京汇源不是上市公司制度的一部分,汇源果汁的行为违反了香港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其交易被暂停。6月19日,港交所为汇源果汁的提出了条件,包括对贷款进行司法调查、公布调查结果、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披露任何缺失的财务业绩,以及任何审计修订。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家昔日的饮料巨头目前仍面临着更为棘手的问题。此前,汇源果汁董事会只剩下5人,每个职位的人数人都低于上市公司要求的最低人数。去年1月11日至2月3日,执行董事崔先国、非执行董事徐庆柳、首席执行官吴晓鹏等6名高管相继辞职。虽然汇源果汁的人事变动并非第一次,但投资者仍然非常担忧。
事实上,汇源果汁的动荡始于年。当时,由于可口可乐的收购计划,朱新礼解雇了大部分销售团队和员工,更换了新的管理团队,相当于管理模式的改变,影响了汇源果汁的市场基础。此外,年朱新礼辞去汇源总裁一职后,汇源的管理层频繁变动。从年到年,汇源果汁CEO一共有5人,每个人都是短期的,很少有人工作超过两年。此外,汇源年贷款违规事件被曝光,汇源的家族管理风格也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