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差评君在边干饭,边刷手机的时候,被一个年的视频给吓尿了。
片子里的年轻人操着台湾口音,在马云和史玉柱等大佬面前,介绍着一个名叫web3.0的项目。
“web1.0是单向的,由公司主导.....web2.0是双向的,相当于YouTube,大家都能上传东西互动。”
“而web3.0是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结合,可以分析用户在虚拟世界里的行为,去引导现实的消费。”
“这样,web3.0就能打破内容和广告的界限,让新的商业模式能产生实质经济效益,也为营运本身带来获利。”
虽然现在关于web3.0的定义,可能和他描述的有点不一样。
然而他讲的,不就是现在流行的元宇宙,还有早就被巨头们用上了的大数据和个性化推荐吗?
在十几年前互联网刚兴起的那年代,这一番超前的言论,直接把史玉柱整得云里雾里,马云也是一幅打量骗子的表情。
而现在的差评君,却只想跪在手机面前,想知道他是如何穿越时空的?从哪里买的月光宝盒?
只不过可惜的是,宝岛老哥在节目中并没晋级,后来因为父亲癌症的变故,他也弃互联网从医,走上了中医的道路。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但在另一方面,宝岛老哥参加这个电视节目,却也成功引起了差评君的注意。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这个名叫《赢在中国》的商业真人秀里,像是宝岛老哥这样的“时间刺客”和“大预言家”其实不在少数。
而《赢在中国》节目本身呢,也像一位见证者,见证了不少企业的兴衰迭起,并亲历了时代的变迁。
要知道,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十一世纪初,创新和创业可是最拉风的词儿。
分众传媒的老板江南春就吐槽过,那时候说自己是诗人已经不招女孩子们喜欢了,得说自己是商人才够有排面。
创业者、企业家就是那个时候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所以在年,央视的王利芬就推出了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计划从从民间选拔出商业人才。
用现在的话说,《赢在中国》就是那个年代的创业圈《青春有你》和《创造》。
节目的评委也个个都是大佬,像是马云、俞敏洪、史玉柱、柳传志等等都是节目的常客。
而除了能认识这些大佬之外,节目组最高还能提供万的创业资金。
那个年代的真人秀有没有剧本,差评君不太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剧情上《赢在中国》比现在的一些尬综艺可是要精彩许多。
其中印象最深的,还要属一个名叫张向东的穷小子,当着慧聪网CEO郭凡生的面,预测慧聪网必定干不过阿里巴巴。
作为中国第一批的电子商务公司,那时候的慧聪网和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一北一南并驾齐驱。
面对一位无名之辈质疑,郭凡生马上还击到:“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认为我还不行。是,我确实不行。但这话要让历史来说。”
大佬一回应,身边的其他嘉宾也纷纷搭话附和,一时间现场立马就充满了欢快的气息。
后面的故事呢,应该也就不用差评君多说了。
在阿里巴巴早已坐拥万亿市值的同时,慧聪网,渐渐在互联网世界销声匿迹,如今只剩下6亿港元的市值。
前员工和老东家仇人见面的狗血剧情,也是差评君吃瓜爱看的。
一位名叫吴志祥的年轻人,就曾因为和马云意见不和,就被马云“优化”和“毕业”了。
出来单干的吴志祥创办了同程旅游,还亲自来到《赢在中国》,现场感谢了一波马老板的炒鱿鱼之恩。
虽然被不少投资人说,同程旅游的未来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有光明却没未来。
但吴志祥靠过人的实力还是成功晋级,拿到了《赢在中国》的第五名。
为了寻求更大的融资,在吴志祥拒绝了节目组万的融资之后,年,同程旅游获得了来自腾讯等资本的60亿投资。
而倒戈加入腾讯系的同程,如今市值高达多亿。
因为评委们个个都是不差钱的主,除了选手和评委之间的对手戏,有的时候啊,评委之间还会互相掐起来,也是常有的事儿。
像是一期节目里的辩论题便是“汇源果汁是否应该在万荣建厂?”
选手们在唇枪舌剑辩论完之后,汇源果汁的创始人朱新礼和今日资本的徐新,就在点评阶段拌起了嘴。
这边说万荣原料丰富,但比较贫困,在这儿工厂不仅能减少成本,还能带动老家当地人民致富。
那边说这笔投资不够理性,完全就是意气用事,如果把建厂的几亿元花在渠道和品牌上,效果会更好。。。
谁对谁错差评君不好评价,反正汇源果汁的现状,是挺拉胯的。
因为在参加《赢在中国》当年,正值汇源果汁上市,IPO集资24亿港元的汇源果汁,成了当年港交所最大的IPO项目。
而如今的汇源果汁因为经营不善,已经负债亿,但在破产重整期间,汇源果汁去年还向河南捐了万的物资。。。
再看着节目里当年意气风发的朱新礼,多少有些物是人非了。
而在当时全民创业的氛围下,甚至连《赢在中国》的创办人王利芬,都从央视出来单干,就创办了优米网。
优米网最大的卖点就在于,有《赢在中国》的独播权。
在出走之后,王利芬继续整出了《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赢在中国》等等的节目。
但因为这些节目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