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热搜上愕然发现汇源果汁或将退市的消息,激起言八兄一时感慨。享誉全国的果饮品牌,缘何沦落到退市的地步?
12月1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了一份民事裁定书,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被法院查封,41亿元人民币资产遭冻结。而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背后的有权代表人,正是知名果汁品牌“汇源集团”的创始人朱新礼。
年,由朱新礼一手创立的汇源集团深陷债务危机,由此拖累了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汇源果汁。年4月3日,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停牌的原因是涉及汇源集团违规的42.82亿关联贷款。目前,汇源果汁已停牌近20个月。
如果汇源果汁未能于年1月31日前完成复牌条件,将被启动退市程序。从眼下的情况看,汇源果汁的退市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并购失败,退市,失信,冻结资产,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长达十年的“自救”故事,这一次似乎真的走进尾声了。
缘何昔日民族企业的代表之一、果汁大王汇源为何沦落至此?
汇源果汁的故事,要从年朱新礼接办一家即将倒闭的县办水果罐头厂开始。自从朱新礼接手后,将公司主营业务转为生产浓缩果汁。
在当时国内物产稀少的情况下,汇源果汁一炮走红,逐步在全国迅速扩张,最终在年的香港上市成功。
年9月,可口可乐向汇源果汁提出总价约.2亿港元要约收购汇源果汁所有股份。为了迎合可口可乐的收购条件,汇源果汁砍掉了花了十六年建立的销售体系。
这当然是巨大的冒险,不过一旦并购成功,以朱新礼当时拥有汇源公司42%的股份,将直接进账74亿元港币,此刻的朱新礼选择冒险无可厚非。只不过,双方都没有算到,这场你情我愿的并购,被监管部门以违反反垄断法否决。
汇源果汁“自废武功”却又没有卖出去,此时的汇源就像是一个血流不止的病人。对朱新礼来说,剩下的 选择只能是,自救。
多年后,朱新礼总爱把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失败,作为汇源今天困境的理由之一。然而,我们透过汇源的经营活动可以窥探出,汇源到底是怎么样一步一步陷入困境的。
01重新建立销售渠道
汇源果汁在与可口可乐收并购过程中,几乎撤掉了所有果汁生产和销售渠道。并购失败后后,汇源果汁不得不重新布局线下销售渠道,新建工厂。整个销售体系涵盖经销商、直营公司、电商、运输、果业等渠道,以经销商为主的线下渠道覆盖全国90%以上地级市以及50%以上县级市,拥有约万个售点。销售渠道的重新布局,带来的是公司负债的不断增加。截至年底,汇源果汁的负债已达.18亿元。
02家族式企业管理
长期以来,朱新礼的儿子、女儿、胞兄、胞弟、女婿等诸多亲属均曾在汇源出任要职。多数员工和管理层都是老板的同乡。意味着这是一个水泼不进的利益阵营。
年,前李锦记酱料集团CEO苏盈福出任行*总裁一职,苏盈福上任后,开启了改革,解雇了很多汇源老人,然而仅一年后,苏盈福便辞任。
年9月,原常务副总裁于洪莉任职执行总裁。
年,崔现国接任执行总裁一职。
年,汇源果汁又迎来了新任执行总裁吴晓鹏。
然而,年至今,包括吴晓鹏、阎焱在内的6位核心管理层先后请辞,离开汇源。
显然,汇源果汁的内部问题已经严重到无法调和。
03盲目投资,指望一夜暴富
随着汇源果汁负债的不断增加,在经营策略上汇源变得更加激进。
年朱新礼通过实际控制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代表汇源斥资30亿元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并于年3月正式完成股份交割。
根据中石化销售增资协议约定:在增资完成三年内,未经中石化书面同意,投资者不得转让或质押销售公司股权,引资完成三年后,若销售公司未实现上市,如果投资者要转让股权,中石化拥有优先购买权。
年11月,德源资本便将持有的2.4万中石化销售公司股份质押给了招商银行。
目前,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已经过去了四年,中石化销售虽已改组成股份制公司,但仍完成上市计划。
此次德源资本资产被冻结看似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延迟有关,而背后,其实是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多年来盲目的投资布局,指望一夜暴富,摆脱困局。
汇源果汁走到今天这一步,让人无比唏嘘。虽然汇源果汁从港交所退市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不过,退市不是倒闭,未来这个民族品牌到底是走向何处,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