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郧阳区的湖北昌利菌业开发有限公司获批全市首个省一级菌种生产经营资质,标志着我市菌种生产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为促进食用菌种业源头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郧阳区以绿色为底色,以香菇、红薯、果蔬茶等八大产业链为抓手,以创建生物科技园区为载体,整合力量、聚集要素,开发土特优产品,做大做强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一镇一业”壮大绿色产业版图
“因为独特的气候,茶叶上市早于周边15至20天,根本不愁销。”青山镇九里岗村茶农陈宗国告诉记者,他种植的20多亩茶园年纯利润超10万元。
目前,青山镇将茶叶产业作为“一镇一品”主导产业,把“茶”融入研学和乡村游,建设集生态经济产业、休闲旅游观光等于一体的青山镇万亩有机茶园综合体,打造“秀水青山·茶旅小镇”。
近年来,郧阳区立足资源禀赋,明确发展定位,提出创建中国香菇之都、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区、十堰市绿色农产品保供基地等目标。围绕这些目标,该区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品”为导向,依托“土字号”“乡字号”特色农产品,重点打造青山茶旅、五峰油菜花、白桑关香菇等特色乡镇,建设安阳黄酒村、龙泉葡萄村等特色村。胡家营、杨溪铺、青山等3个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
同时,该区深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近80万亩,发展香菇万棒,建设设施渔业基地11万立方米、标准化规模养猪场个、“”模式家禽养殖场家。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启动食品饮料重点项目个,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通过水土共治改良提升土壤肥力10万亩,配套农村冷链保鲜设施个。
立足资源优势挖掘绿色饮品潜力
“我们把黄酒与中医养生结合,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湖北郧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田卫告诉记者。
安阳镇依托当地优质山水资源,投资1.2亿元建设占地亩的黄酒度假庄园。投资余万元新建郧歌农业黄酒生产线。邀请南阳理工学院参与安阳黄酒产业园建设,并制定黄酒生产标准。与湖北医药学院合作,建成功能性黄酒研发中心。
好山好水出好酒。郧阳区正着力开发、包装以大柳小窖酒为主的地方特色酒,通过市场化运作、龙头企业带动,实现“小作坊原料生产、大工厂提质加工”目标。计划到年,全区黄酒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亿元;建设魅力黄酒村2个,培育黄酒骨干企业2家;白酒年产值突破15亿元。
同时,该区开发木瓜醋、木瓜酵素等食品饮品,目前年产值近3亿元。围绕大健康产业,引进葛百岁、德善堂茶叶、汇源果汁等企业,生产加工以菊花、葛粉、红黑茶、猕猴桃、草莓、桑仁、黄精、核桃等为主的保健饮品,释放绿色资源潜能,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
立足精深加工提升绿色食品价值
走进位于谭家湾镇的十堰绿筷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投料、调味、封装等生产线有条不紊运转,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一天要出口多箱香菇制品。”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堰绿筷子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香菇植物肉为主要出口产品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近年来,该公司依托郧阳区香菇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阿联酋、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出口额达万美元。
为确保像绿筷子这样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引得进来、发展得好,该区采取市场化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出台《郧阳区支持“四上”企业办法》和“黄金十条”奖励措施。年,该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35家,年产值亿元,同比增长24.7%,为全市唯一一个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的县(市、区)。
该区坚持园区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先后引进新希望集团建设生态养殖产业园、引进清江鲟鱼集团建设鲟鱼谷。以“三生郧阳”区域品牌为统领,以“红薯粉、玉米碜、栎树菇”三大品牌建设为重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有机特色产品品牌,不断提升农特产品竞争力。
目前,茶店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谭家湾食用菌产业园已入驻绿色农产品加工企业近40家,开发农产品20余种。(记者段吉雄特约记者李尚菲通讯员卢腾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